套脚为家具铜饰件,是套在家具足端的一种铜饰件,铜足可保护凳足,既可防止腿足受腐朽,避免开裂,又具有特殊装饰作用,为清式凳足部的一种装饰方法。如紫檀木方凳子,四足底部有铜套,铜足头高5.5厘米。铜足作简状,有底,中塞圆本,凿方孔,凳足也凿方榫眼,用铜栽榫接合一体。足为铜足做圆筒状,有装饰效果,防止木足直接着地腐朽。此凳用紫檀制作,边抹攒框榫接,面心为独板落塘肚。四腿如四根圆形立柱支撑凳面,罗锅枨加矮老与凳面相接,每边为四个矮老,罗锅枨和矮老均为圆形,矮老上端以齐头碰和束腰榫接,下以格肩榫和罗锅枨相接。
凳子除了普通木材所制以外,还有用紫檀、花梨、红木、楠木等高级木材制造的。座面有木制、大理石心等。边框有镶玉、镶珐琅、包镶文竹等装饰。用材和制作讲究且不拘一格,丰富多彩。一般带托泥束腰方凳,有高束腰,下接透雕牙条,三弯腿外翻足,足下有托泥。四角有小龟足。制作之精细是前代家具所无法比拟的,如清乾隆年出品的紫檀木镶珐琅方凳,就是这时的精品。还有一种凳称为骨牌凳,是江南民间凳子中常见的一种款式,因其凳面长宽比例与“骨牌”类似而得名。此凳整体结构简练,质朴无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