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易十三时期延续了前一世纪的展柜结构工艺,例如在结构上的结合处,总是以方形来收口的。车制的零件如螺旋形、栏杆形、花瓶形或用来做结构件,或用来做装饰件。有时甚至把车制件劈成两半,胶贴在展柜的表面来作为装饰。此外,装饰线条用来装饰檐口、镶板等,但是这种装饰线条比起文艺复兴时期的尺寸一般要厚得多。
展柜分全部实木的和单板镶嵌的展柜,工匠的分工上也很明显,细木工匠制作实木展柜,并从事雕刻;而展柜木工则是指专门镶嵌单板的工匠,展柜木工主要是为有钱人和官廷做工的。装饰材料发展到许多种类,如龟売、碧玉、青天石、玛瑙、动物骨和各种金属。所用的木材主要有橡木、胡桃木、梨木,由于胡桃木易于雕刻,所以用得最多。
在路易十四时期,看重的是技艺的完美,而不是工艺上有什么特别的创新。例如,在单板镶嵌方面,探索如何应用各种珍贵木材和其他材料(如青铜、白镴、牛羊角,把它们作为内衬),而且把这些材料结合起来应用。布尔是一位杰出的展柜师,他在黑檀木上镶嵌青铜和龟売的作法,被称为布尔镶嵌。他的技艺中有一种做法,是把黑檀木同时劈成两大张,够做两件展柜,一件展柜的底面用龟売,另一件展柜的底面用青铜。其难点是在单板与它们的复合上,而且还要镶嵌在木材做的框架上。这两件展柜表现出不同的品味,同时也表现出展柜师应对使用环境温湿度的变化的高度技巧。不过,布尔的作品极易受损,所以为了保护它的边角,常饰以仿金的铜箔,另外也有加上手柄或饰以纹章的。
虽然当时镶嵌单板的展柜盛行,实木展柜还是沿用原有的结构工艺。典型的实木展柜包括椅子、餐橱等。它们以雕刻作为主要装饰,贵重的甚至用金、银来制作。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取得室内装饰的整体效果,因为展柜需要与粉饰的墙壁细部相匹配。由于18世纪法国的财政危机,用纯金和纯银制作的展柜已熔化掉换钱用了,这些金银的展柜没有能保存下来。
在路易十四时期,才开始应用大漆,法国人十分喜欢这种来自东方的漆饰,他们甚至从东方进口这种大漆的展柜,并把它们拆开来,只利用其中的面板配到法国的展柜上,而且在边部做框架或镀金来加以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