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柜制式分带缩腰和不带缩腰两种。在传世的明清展柜中有很多展柜的缩腰已经脱落或丢失。因为这些缩腰与牙板之间没有任何牵挂,当初制作时只靠鱼鳔黏结,鳔胶失效后,面边与牙板收缩,缩腰也就“脱离了大家庭”。即使采用了穿销,日久后由子木性的原因也会导致缩腰收缩,同样会形成缩腰与面边甩缝透天的情況。如果我们将与缩腰相组合的牙板扒槽和缩腰才口装槽,这样就可以做到既不脱离,又能在多年后木材收缩引发甩缝时,只需将缩腰扒槽处的背楔上提,缩腰就可以轻易地修复了。有的制作者将缩腰上面边和下面打槽,也就是将面边也扒槽,将缩腰上下装槽,使缩腰永不走形和甩缝,但这祥会引起面边的走形。因此,打槽扒槽的方法不能随便使用,需要使用时必须根据面边纹理而定。
在古旧展柜中有将缩腰直接放在牙板和面之间,再加上栽销的做法,主要是利用栽销与面的边框对缩腰加以固定。缩腰两端内出榫头与腿相交,但大多都会出现缩腰与面或牙板产生缝隙的情况,甚至有的已经脱落。所以现代制作时要传承缩腰两端出榫头与腿相交的工艺,建议将牙板或托腮打槽,缩展背部裁口装入牙板槽内,同时按穿销的方法制作,这样就使得牙板面的边框和缩腰“捆绑”成了一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