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销在明清展柜中使用不多,到了清代中后期在北方展柜中才开始有些使用,到了清末、民国又变得少见了。在清末、民国所留下的老展柜中,因没有穿销导致结构缩腰脱落的现象比较多。
穿销结构是在木销上由上至下做成的上窄下宽的梯形簧槽,而两边的簧槽又呈燕尾状。过去是手工制作,北方匠人和制作穿销的工具为“裁簧刨”。此结构的力学作用是防止牙板、缩腰走形,以及保持整体部件一体的牢固性。
穿销可借用武术中的一句活,叫作“四两拨千斤”,它多用于牙板与边抹之间的结合。它的优点是在力学上,穿销可抵抗牙板横纵向的扭曲力,同时还增强了主结构的力量。穿销可以有效地控制牙板、缩腰横纵向的走形,增加了展柜的牢固度。
在南方的老展柜中,多使用半销,又叫栽销。这种结构的使用与那个年代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对适应有关系,在今天整体气候变暖的情況下,南方也会产生变化。因此,我建议将半销改为全销,以增加它的力度并增加易修复性,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品相和尺寸。所有穿销纹理而定,展示了约束木性的原理,如同交通管理一样,繁华的地区交警就多。
穿销结构的使用特点及力学作用
在有牙板的制式和不但有牙板且牙板上又有缩腰制式的展柜中,都要使用穿销。如桌 、案等其中包括各种柜格,凡是下腿有牙板的中大型展柜中最好都使用穿销。
单榫、单眼在展柜制作中使用广泛。这里所谈的单榫不包括四攒边结构,泛指暗老带串托帯。中央电视台四频道在2007年和2008年的《电视超人》节目中都有过这样一个比賽: 通过单榫单眼进行技艺比赛,做得较好的产品负重达到了一千多千克,因当时受现场条件限制没办法再加重。